-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加速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高速鐵路技術的深度融合,我國鐵路在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逐步形成智能高鐵新格局。“智能化”高鐵的到來,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務,讓旅客擁抱更美好的出行體驗。
智能高鐵利用了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諸多先進技術,實現高鐵智能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的京張高鐵,將采用“升級版”的復興號,在智能化、安全舒適、綠色環保、綜合節能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不僅將實現350公里時速的自動駕駛,還首次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使動車組變得更加“聰明”。同時,新啟用的動車組還將采用可回收降解的內裝材料及廢水回收再利用設備,并配備自動燈光調節系統、降震減噪技術,使列車運營更綠色化,乘坐更加舒適。
科技創新助推鐵路發展。智能高鐵的到來無疑是我國經濟實力日益增長的產物,代表了我國科技的發展水平,彰顯了我國強大的綜合實力。中國高鐵遇見“人工智能”,實現智能化水平的升級,讓火車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節能環保、安全可靠。
在智能建造方面,通過多項新技術的融合運用,橋梁建造、隧道施工等將實現“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推動生產和管理效率全面提高。京張高鐵工程建設全過程都充滿了這樣的“智能”。建設者在施工時應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和智能設備,開啟了世界智能鐵路的先河。在智能服務方面,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鐵路部門推出旅客行程規劃、綜合交通信息共享等服務,滿足時速350公里運行下大容量、高可靠、不間斷的移動通信需求,實現單一話音通信業務向數據、視頻等多媒體業務轉變,為旅客提供更優質的網絡服務。同時,智能高鐵的到來,將拓展完善網絡購票、訂餐、購物、賓館預訂和“高鐵+共享汽車”等一條龍服務,讓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溫馨。進一步滿足了人們對美好出行的向往,旅客體驗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初步確立智能高鐵的標準,到2025年初步建立智能高鐵的智能建造、智能運營,到2030年則有望全面實現無人自動駕駛。智能高鐵的發展是我國不斷深化科技強國、交通強國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對于開啟中國高鐵智能化發展,推動中國高鐵綜合技術創新持續領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約評論員 李辰猛)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